绿廊绿道、街心花园等生态景观成为城市标配,轨道交通、骑行、步行等低碳方式成为人们的出行首选,近郊游、生态游、露营游等休闲娱乐形式成为新时尚……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拓展了人们的生活场景,给更多人带来快乐体验。河北大地上一幅幅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的秀美画卷,让人们更加深切地理解: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它所带来的是一抹清新、和谐的绿色,更是汩汩流淌的幸福源泉。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获得感的不断增强,来自生态福利的持续释放。白洋淀悠悠的碧、塞罕坝无边的绿、城市天空如洗的蓝,青头潜鸭、白鹈鹕、遗鸥等不断“归来”的珍稀物种,都在生动反映着河北的生态之变、生态之美。数据显示,如今河北所有设区市都已退出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后十”,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比例达到77%,全省森林覆盖率由26%提高到35.3%,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成效逐步显现,地下水位持续回升,白洋淀淀区整体水质达到Ⅲ类,步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一张张“绿色答卷”,写满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一个个鲜活数字,跃动着人们日益充实的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
生态环境获得感不断延展,见证着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变。从“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高原荒漠,到“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再到森林旅游引来八方游客,绿化苗木销往全国各地,森林碳汇上市“变现”——塞罕坝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美好图景,为绿色发展理念作出生动诠释。“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两者完全可以并行不悖。把握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才能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走上“双赢”之路。同时,发展越是面临困难挑战,越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越要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在绿水青山中找出路、向生态环境要效益,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
绿色不仅在山川大地铺陈,更在人们心中延展。生态环境获得感的充盈,来自越来越多的绿色实践。遵守规定,做好垃圾分类;合理设定空调温度,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坚持简约适度,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人人有责,人人可为。每个人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就能不断汇聚起生态环境保护的磅礴力量,让我们的获得感更加丰厚、更可持续。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当绿色发展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落地生根,当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广泛地参与绿色行动,绿色必能成为最亮丽的发展底色,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必能让我们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标签:
生态环境
绿色发展理念
绿色实践
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