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话出自道德经第五章,第五章整章内容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相关资料图)
2、天地之间,其犹橐龠 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3、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4、 白话意思为: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5、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6、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
7、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8、 老子《道德经》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话——一般人批评老子这句话为阴险、刻薄,看事情太透彻。
9、因为他们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无所谓仁不仁,生了万物,又把万物当刍狗来玩弄。
10、这是对老子思想的误解,或者故意曲解来作幽默用的。
11、老子“刍狗”的本意,就是草做的狗。
12、狗在古代本来是作祭祀用的牺牲,在祭祖宗、祭天地等典礼中,如现在的冷猪头、牛、羊等。
13、后来由于社会风气的演变,不再用真的狗,而用草扎一只狗形来代替。
14、相当于后世在拜拜的时候,用面做的猪头来代替真的猪头一样。
15、刍狗做好以后,在还没有用来祭祀之前,大家对它都很重视,碰都不敢随便碰;等到举行祭祀以后,就把它丢到垃圾堆里去了。
16、 儒家常说天地有仁心,滋生了万物;老了则说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
17、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
18、人帮助了人,都往往附带了条件,希望有所回报。
19、于是老子说人要效法天地。
20、天地生了万物,他没有居功;天地给万物以生命,他没有自认为荣耀;天地做了好事,使万物生生不息。
21、凡是能做的,做了就做了,没有条件。
22、所以真正要成为圣人,就要效法天地的这种精神,养成这样的胸襟。
23、所以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真正意思是:天地看万物和那个丢掉的草狗一样,并没有对人特别好,对其他的万物特别差。
24、人之所以对万物差,是因为人的主观,人的自私的观念。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