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曲经纬
在北人集团老旧厂房更新改造的建筑群中,通州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于今日(1月17日)正式运行。为满足“互联网+不动产登记”要求,园区原厂房“腾笼换鸟”,形成了包括办事大厅、档案库房和办公功能分区明确的建筑空间。不动产、税务、住建三部门合署办公,72大类 208项行政确认事项实现一厅通办。智慧是新大厅的关键词。
数字晾晒台,实时抓取大厅信息
【资料图】
8时24分,距离通州不动产登记大厅正式开厅还有6分钟,大厅已经聚集了不少办事企业和群众。“请问在哪填赠予的单子?” “在哪扫描?我先把材料传上去。”时间未到,服务先到。大厅工作人员已经就位,对不断涌入的办事人按照业务类型分流,面对咨询耐心解答。
此时,大厅“腰部”位置的L型互动展示屏清楚地记录着当前大厅人数为46人,抵押、转移等业务已经线上办理了3起。
指针指向8时30分,正式开厅。大厅实时人数达到77人,并有群众不断进入,取号台开始分流,自助区、窗口区、填单区、帮办区井然有序。又过了10分钟,大厅人数上百,运行窗口数也从22个增至31个,已有32件业务正在办理中。
L型互动展示屏作为数字晾晒台,每3分钟刷新一次,展示了大厅运行状态、业务办理类别、环境变化等数据,细化到各预约时段人数、办件时长、窗口运行情况,还可以随时关注每个业务单号的办事进度。为办事人提供信息,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投用自助智能设备,超九成业务可自助查询
“效率很高,窗口办完以后,稍等片刻就能取证!”从窗口起身,到自助制证机前,李先生和妻子分别刷脸拿到了“大红本”,全程几乎零等待。
新大厅东侧自助区共有2台自助制证机,大厅帮办人员围绕左右,协助刷脸、扫身份证。自助制证机还可以轻松应对企业的批量制证业务。旁边3台自助查询机,房产信息、房屋抵押及查封状态等超九成查询业务均可自助查询。
“登记完成后要制证,所有登记都有可能查询。原来,一天一个人工窗口的查询量就有七八十。所以说,自助制证机和自助查询机完成了整个登记流程最后一个环节的自助化。”通州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副主任赵天野说。人工制证窗口也从原来的10个压缩至3个,剩余工作人员全部换岗到帮办服务区。“我们的目标就是95%的业务实现自助制发证。”
在大厅24小时自助服务区,办事人可以自助查询、取号、办理。自助办理终端还可以将不动产登记窗口向街乡、社区延伸,打通“最后一公里”,促进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用科技服务乡村振兴。
复印材料做“减法”,群众轻装办事
新大厅创新设置了帮办服务区并配置专职帮办人员。“授权委托书、合同、补充协议、家庭购房申请表、评估报告……齐了,我来帮您扫描。”帮办人员迅速清点办事人递到手上的一沓原件,然后放到高速扫描仪上批量扫描。伴随着一阵连续的“唰唰”声,扫描件实时出现在左方的电脑屏幕中。帮办人员动动鼠标,轻点“完成”,有关这位办理人的材料全部生成了具有独立文件夹的数字档案,方便窗口受理及后台审核。
“不用复印了?”办事人有些迟疑。这是他第二次办理个人存量房买卖转移登记,这次似乎不太一样。“以前都要复印纸质材料,围着复印机排大队。虽然不用花钱,也有专人帮着复印,但排队的过程很焦虑。”
在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时,工作人员发现“等待焦虑”是办事服务满意度考评的一大障碍。新大厅将收取纸质材料转化为现场扫描原件,从根本上解决了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材料多”的痛点难点问题,也将准备材料环节提前到了窗口叫号前的等位阶段,减少了受理时间,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办事人的等待焦虑。
“也节约了办公资源,减少了纸质材料的复印、降低了复印设备的损耗,档案数字化一步到位,也缩减了纸质文件传递过程中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削减开支。”通州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王修庆说。后台专属服务器可存储未来至少十年的电子档案。
舒适度做“加法”,数字孪生控制
不动产大厅充分利用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打造一站式办理、智能化服务、全链条监管,以及可视化管控等多智慧能力。基于“底座式”的数字架构,汇聚多元数据,实现业务协同、系统协同、数据协同,满足“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塑造全流程服务体系,打造智慧赋能行业新标杆。
后台可视化管控“领导驾驶舱”,可实时掌握服务基础数据、事项办理数据、运行监测数据、大厅服务数据以及在岗人数。通过智慧建筑综合管理平台,实时管理建筑照明、监控、安防、消防、空调等系统,监控能源、环境、设备等综合态势,还可做能耗计算,对建筑实施数字孪生智能管控。
多级多维科技赋能,加上“一站式办理”“并联审批”等多项举措,窗口办理业务时间最快缩短至36分钟之内,比旧大厅效率提高了30%。房屋过户时,尚未缴税的办事人可前往B区办理现场缴税,三个部门合署办公后,受理、缴税、审核、发证可在50分钟内办结。
标签:
不动产登记
行政确认
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