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教案设计_孤独之旅教案 全球滚动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3-03-24 14:05:01 

1、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孤独之旅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  教学目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  熟读课文,体会成长中的感受;

4、  理解文意,概括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

5、  了解小说三要素,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6、  教学重点:

7、  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8、  体会成长中的感受

9、  教学建议:

10、  在自读中学会圈点勾画,快速捕捉主要信息;

11、  在研读中联系实际,体验成长的感受;

12、  教学方法可以小组讨论、个人感悟为主。

13、  教学课时:1课时

14、  教学过程:

15、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到了初三,身体长高了,都觉得自己长大了,但是你心理“长大”了吗?这篇课文描述一个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到芦苇荡里去放鸭。生活的艰苦、精神上的寂寞,压迫着他同时也锤炼着他的身心。在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个人都要长大。同学们,让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

16、  二、整体感知

17、  作者、作品简介

18、  1954年1月,曹文轩生于江苏盐城农村,并在农村生活了20年。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毕业留校任教。后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在是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他的主要作品有:《忧郁的田园》、《暮色笼罩下的祠堂》、《红葫芦》、《蔷薇谷》、《少年》、《埋在雪下的小屋》、《追随永恒》、《三角地》、《山羊不吃天堂草》等。

19、  《草房子》是一部关于少年成长的长篇小说。小说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学校为背景,描绘了几个孩子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人性的光芒。杜小康原本生活在麻油地家底最厚实的人家,生活的富裕,使他一直有一种优越感,他又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学生。一次意外变故,家中破产,他被迫辍学,过早地担负起生活的重担,跟随父亲背井离乡去放鸭。

20、  检查预习字词情况。 嬉闹、掺杂、给予、撩逗、凹地、胆怯 厚实、嬉闹、一落千丈、置之不理、歇斯底里

21、  梳理文章结构

22、  开端:写杜小康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23、  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苇荡的经过和感受。

24、  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25、  结局:写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26、  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以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的方式概括文章内容。

27、  这篇文章讲述 了在 的环境中经受 ,逐渐 的故事。

28、  三、研讨与赏析 速读全文,拿起笔来,找出文中体现“孤独”的词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29、  (分组讨论,交流)

30、  示例

31、  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漂游者了。它们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惟恐自己与这只惟一的使它们感到还有依托的小船分开。

32、  “物犹如此,人何以堪?”连鸭子都感受到了漂泊的孤寂、痛苦,更何况是小小年纪的杜小康?用鸭子的恐慌来衬托杜小康在荒无人烟的夜晚中漂泊的恐惧和迷茫……

33、  如:“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 “从未见过的面孔” “没有其他声音,天地又如此空旷” “寂寞” “已无一户人家” “惟一的炊烟” “想听到声音,然而,这不可能” “最大的敌人,就是孤独” “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 “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这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离乡背井的孤独、别离母亲与伙伴的孤独、空旷浩茫环境的孤独、单调乏味生活的孤独,对于已遭受家道中落、生活境遇产生巨大反差打击的小小少年杜小康而言,随父亲放鸭生活中还要承受这种种孤独无异于雪上加霜。他内心的苦痛、迷惘与挣扎,在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34、  赏析人物形象

35、  (1)、根据故事情节,概括杜小康成长的心理历程。

36、  提示:出发时 到达芦苇荡时 安顿之后 时间久了 那天雨后天晴

37、  茫然、恐惧—— 害怕、胆怯——感到孤独——不再恐惧——坚强

38、  (2)、你认为杜小康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9、  我认为杜小康是一个 的孩子。

40、  四、拓展延伸

41、  感悟孤独

42、  (1)、“孤独”是生活给予每一个人的一道美丽而又残酷的题目。

43、  (2)、“孤独”能撕去你幼稚的外壳,雕刻你脆弱的灵魂。

44、  (3)、“孤独”是人生成长中的一种必然,也是人生成长 中的一种需要。

45、  (4)、“孤独”使人少了许多盲目,多了一份保护身心健康的清净。

46、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小说三要素的基础上,了解了生活的磨砺,暴风雨的洗礼,让杜小康长成了小小男子汉的故事。在你的生活道路上,又有着一些怎样的人和事影响着你的成长,给予你有益的启示呢?用一段话写出自己的经历与心理感受。

47、  (结合自己的体验谈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畅谈自己的感受。)

48、  五、小结杜小康长大了,他的成长过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不要躲避,要用自己的拼搏去赢取胜利,坦然地接受风雨的洗礼。让狂风吹去我们的幼稚,吹出我们的成熟;让暴雨洗涮我们脆弱的枝叶,涌出一颗坚强勇敢的花蕊,绽放一片绚丽与芬芳。

49、  只有风雨相随,才能开出绚丽之花。

50、  [教学目标]

51、  一、初步体会小说中环境、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教学的重点)

52、  二、通过品味语言来体验、品味孤独,指导学生勇敢面对孤独,健康成长。(教学的难点)

53、  [教学方法]诵读法揣摩法点拨法文本细读法

54、  [基本理念]

55、  紧扣本单元和小说的主题,立足大语文,彰显语文味,由小说三要素入手展开教学。在教学中,注重人文性的渗透,强化“积累”、“诵读”、“体验”、“生活”等角度的语文教育的回归。

56、  [教学思路]

57、  ①、课前发放课文材料,要求学生结合课后练习进行预习,自行解决阅读障碍;②、由歌词导入新课,展开学习,教师抓住小说三要素设疑激趣,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③、以课文插图为突破口,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细读研读,引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④、联系学生自身,有课内走向课外,通过课内外文学的积累赏析来品味孤独,从而丰富文本的内涵和外延,指导学生勇敢的面对孤独。

58、  [教学流程]

59、  (课前为了缓解师生紧张的心理情绪,也为文本学习创设情感的基调,特播放张雨生的歌曲《大海》。熟悉的旋律使同学们轻松了起来。)

60、  一、玩味歌词,导入新课:

61、  “生活处处皆语文”(幻灯片文字),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无时不在。前几天听同学们唱歌,我发现有两句歌词耐人寻味——“我不想我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有花……”(看幻灯,点名学生唱这两句)……同学们,你们想长大吗?(由学生谈论成长的烦恼或快乐)……不管我们想与不想,岁月和命运都将促你前行,更多的是无情的将我们抛到人生的风雨之中,使我们经受考验,学会坚强,获得成长。而在众多的考验当中,孤独就是其中的一种。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一起来感受一位孤独少年的成长历程。(板书课题)

62、  [设计说明]:曹文轩小说恒久的主题之一,即是:人,主要是成长一族被命运所抛,在绝望之际,重新诞生的奇迹。这是哲学上存在论的探险(徐妍语)。因此笔者在教学中紧扣两个关键词“成长”和“孤独”,以生活中学生成长的烦恼或快乐为切入口,由时下流行的歌曲SHE的《不想长大》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63、  二、设疑激趣,整体感知:

64、  小说写了谁的孤独之旅?(板书:杜小康)

65、  杜小康为什么会有这段孤独之旅呢?(研读第一段,品味词语“竟”“忽然”“只好”。)

66、  假如让你不上学,跟着自己的父亲去谋生,你愿意吗?(换位思考,调动学生生活体验)

67、  杜小康愿意跟着父亲去放鸭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学生圈点勾画,找出关键句子)

68、  过渡:课文第48段说,他觉得自己长大了,坚强了。这个结局是令人欣慰的,但杜小康是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和考验才体会到自己长大了呢?让我们走近人物,体验孤独。

69、  [设计说明]: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设疑,由小说的情节要素入手,整体把握文本。设疑时采用连续性的发问,注重思维的连贯性;设置悬念,深入文本,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调动。

70、  三、走近人物,体验孤独:

71、  请看大屏幕(点击幻灯片),这是一副来自课本里的插图,谁来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或者说明一下它?通过对画面的观察,谁能猜出杜小康当时的心情?(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茫然、恐慌、孤独等等)

72、  [设计说明]:采用直观式教学,以课文的插图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为深入学习文本做好铺垫。

73、  据学生的回答追问,进行文本细读:

74、  追问:你能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段落语句吗?课文是怎样表现杜小康的茫然、恐慌和孤独的?(让学生划出相应的段落句子,引导学生仔细的品味推敲揣摩语言)

75、  A、茫然——抓住第11自然段中的心理描写,更换人称朗读,采用第一人称朗读,让学学生谈“杜小康的茫然”的切身感受并相互评价。

76、  B、恐慌——齐声朗读第21自然段:

77、  提问:⑴、你觉得那些词语用得较生动?这些词语能否更换?

78、  (“涌”“围”突出了芦苇荡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

79、  ⑵、更换人称朗读、体验。说说为什么描写芦苇荡。(以景衬情,衬托杜内心的恐慌)

80、  C、孤独——研读第29—33段,读读议议,说说杜小康的孤独体现在哪里?

81、  ……

82、  [设计说明]:文本细读主要是对文本的语言、结构、修辞、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的解读。文本细读的过程是在对言语的感悟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心灵间的碰撞和情感上的互动。解读文本时,要以自己的心灵为触角去探索另一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心灵世界。笔者力图在整体感知的前提下,通过变换人称的朗诵体验、推敲文中字词句、填补语言的空白等手段,引导学生探幽发微,以此彰显语文的味道。

83、  看到杜小康如此的茫然无助、孤独无奈,假如你是他的朋友,你将会怎样安慰他?请几名同学说说。

84、  点拨:最好能够用一首诗歌来劝慰一下他,想一想咱们学过的诗歌——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学生齐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85、  [设计说明]: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在此,笔者秉承“大语文”的教育理念,由文本出发联系生活进行假设,让学生调动语言积累,学以致用,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86、  过渡:(教师幽默风趣的,手指大屏幕)看!杜小康听到我们声情并茂的“劝慰”,感动得都哭了。他有没有哭?

87、  从文中看,杜小康在什么情况下哭的?(经历了暴风雨,在暴风雨中找回鸭子之后)

88、  过渡:他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暴风雨?在暴风雨中他又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呢?

89、  ▲文本细读:下面请同学们齐读第36自然段和46段。

90、  提问:⑴、课文是从那几个角度描写暴风雨的?(视觉、听觉)试找出相关句子。

91、  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夸张和拟人)有何妙处?(分析“歇斯底里”一词)

92、  ⑶、这些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反衬主人公的勇敢与坚强)

93、  ⑷、暴风雨过后,“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你能说明白吗?(委屈;激动;战胜了暴风雨的考验,觉得自己长大了,坚强了。)

94、  [设计说明]:在较多的环境描写中,笔者有所取舍,抓住描写暴风雨这一段文字重锤敲打,通过文本细读,促使学生体会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从而理解小说的主题。

95、  教师小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正是因为杜小康忍受了孤独,经受了暴风雨的洗礼,才学会了坚强,完成了这段“孤独之旅”。我们相信杜小康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更加坚强稳重,因为情感上的寂寞、生活上的无助、环境中的恐慌和对未来的茫然等诸多孤独,已经撕去了他幼稚的外壳,仔细的雕刻着他的灵魂。

96、  板书设计:孤独之旅

97、  杜小康——→茫然、恐慌、孤独——→磨难——→坚强

98、  ↓

99、  成长之旅

100、  拓展延伸,品味孤独:

101、  其实,有许多成功的人物,都曾经经受过孤独?想一想,在语文课本中,我们已经接触过多少经受孤独的.人物形象呢?

102、  [教学反思]

103、  本课教学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下面试从以下两个方面略作反思。

104、  一、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教学设计立足大语文

105、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处处皆语文。大语文教育就是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能动的、网络式的和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张孝纯语)。笔者认为,有限的文本只是一个例子,教师应抓住文本,放眼课外,引导学生广泛涉猎相关的语言资料,并加以积累和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语文学习的广阔空间,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笔者紧扣“成长”和“孤独”角度进行教学立意,从学生喜爱的歌曲入课,设计了“换位思考的体验”、“劝慰式的口语表达”、“孤独形象的举例”、“孤独心曲的倾诉”等衔接自然的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锤炼了学生语文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突破了教学难点。

106、  二、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课堂教学彰显语文味

107、  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与自由境界(程少堂语)。鉴于以上认识,笔者在教学中力图以生动的语言、昂扬的激情来感染学生,将学生有语言、文体的层面引入文化、人文的层面。笔者抓住了小说文体的特点,由人物形象、环境细节描写入手,通过关键词句的揣摩品味式的文本细读,让学生感受小说语言所承载的人文气息,从而感受到浓郁的语文味。当然,为了彰显语文味,朗读必不可少。为此笔者组织学生进行换位体验式的朗读,使学生在朗读时培养语感丰富体验。但是由于笔者朗读水平的缺陷,对学生的朗读评价指导不够,这也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08、  一、教学目标:

109、  通读全文,概括出课文的故事内容;小组合作,跳读重点语段,感受杜小康牧鸭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110、  赏析环境描写的语句,明确环境描写的作用,并能模仿着用环境描写来表现自己的一种心情。

111、  学习主人公勇于战胜磨难的可贵品质,并能内化成自己的品德。

112、  二、教学重难点:

113、  小组合作,跳读重点语段,感受杜小康牧鸭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114、  赏析环境描写的语句,明确环境描写的作用,并能模仿着用环境描写来表现自己的一种心情。

115、  三、教学准备:

116、  多媒体

117、  四、教学过程:

118、  (一)导入

119、  (课前播放歌曲《重头再来》,直到上课。)

120、  问:同学们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

121、  人的一生也许有很多事都可以重来,但生命历程是不能重来的,所以当我们遇到挫折一定要勇敢的去战胜。

122、  (出示文中插图)

123、  请同学们看这样一个处在浩浩芦荡中的孤独少年,假如你就是这个少年,你会用什么方法克服孤独的心理呢?

124、  那文中的他是如何战胜孤独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着小木筏去拜访这个同龄人。

125、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26、  本文主人公是谁?讲述了关于主人公的什么故事?

127、  根据故事情节给课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128、  (标题好比一篇文章的眼睛,一般读者能透过它窥视到文章的思路、中心、内容等。)

129、  (三)课文研读:走走孤独之旅,聆听孤独的心声。

130、  作者给本文取题叫“孤独之旅”,那么这旅途只的是什么旅途呢?(牧鸭之旅)

131、  理情节:离家牧鸭—路途中—到达目的地—牧鸭生活—鸭子下

132、  在这个牧鸭途中,杜小康又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呢?

133、  (四人小组合作,跳读文中描写杜小康的语段,找出体现他心理活动的语句<可对应“牧鸭之旅”的各个阶段来找>,并说说句子体现的是怎样的心理。)

134、  (分析时朗读相关语句:个别学生念、老师泛读、学生一起朗读。)

135、  小结:从分析中,我们看杜小康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136、  (原来幼稚、软弱,后来坚强、勇敢、有责任心。)

137、  他的孤独之旅,其实也是他的成长之旅。

138、  (四)赏析环境描写的语句。

139、  这个孤单的少年,他是在怎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呢(他身边的环境是怎样的)?

140、  请找出环境描写(芦苇荡、鸭群、暴风雨)的句子,轻轻朗读,说说它的作用。

141、  示例:句子(第21节)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

142、  赏析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地写出了芦荡的幽深繁茂(原句景色),反衬出小船的孤小,突出了杜小康那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的真切(环境描写的作用)。

143、  总作用:渲染孤独的气氛,推动情节发展,衬托杜小康的心理,造就他坚强的性格。

144、  猜一猜:下面这段文字体现的是怎样的心情?

145、  小时候,我常常一个人呆在河边。那时的天总是很蓝,蓝蓝的水面上总是倒映着大雁北飞的影子;绿莹莹的草地上缀满白白红红的小花,白色的小蝴蝶在花丛中上下翻飞,蜻蜓落在远处的芦苇上,惊落一串露珠;看着生命都在快乐地忙碌着,我的心便也充盈着 ,鼓着腮帮子吹起苇叶做的哨子,“嘀嘀”的声音便会在河面上传出很远,吓得聒噪的麻雀们也能安静好一阵子。(快乐)

146、  练一练:可以用怎样的环境来表现你的心情:高兴、悲伤、兴奋、苦恼、孤独……

147、  请选择一种心情,自己设置情境(比如考试得了满分;妈妈去外地了,家中只有我一个人;朋友要去远方求学了;爸爸买来了我渴望已久的物品……)说一说或写一写。

148、  示例:我怀里揣着满分的试卷,走在回家的路上,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树叶在晚风吹拂下轻轻交谈着,似乎他们也在祝贺我、鼓励我。夕阳影在山巅也似乎想多看我一眼…… (高兴)

149、  (五)小结全文并拓展。

150、  这个孩子在芦苇荡中成长起来了,他由幼稚、软弱的少年长成了勇敢、坚强、有责任心的男子汉。

151、  同学们你们从这个同龄人身上学到了什么呢?这个故事给了你这样的人生启示呢?

152、  (六)以赠言结束本堂课,配歌曲《壮志在我胸》(成龙)。

153、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巴尔扎克

154、  好的木材并不在顺境中生长;风越强,树越壮。——马里欧特

155、  在寒冷中颤抖过的人倍觉太阳的温暖,经历过各种人生烦恼的人,才懂得生命的珍贵。——怀特曼

156、  (七)作业。

157、  请你搜集8条对你的人生有启示的名人名言。

158、  请从文中找出描写芦苇荡、暴风雨、鸭群的句子进行赏析(各两句)。

159、  示例:句子(第21节)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

160、  赏析 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地写出了芦荡的幽深繁茂(原句景色),反衬出小船的孤小,突出了杜小康那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的真切(环境描写的作用)。

161、  教后反思

162、  在了解小说三要素的基础上,把小说的学习推进到欣赏评价阶段,这其中蕴涵了有益于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及思维能力的训练,相信学生能满怀兴味而来,满载收获而归。

163、  学情分析:

164、  九年级学生对小说题材接触过一些,对三要素的内容有所了解。但是理解分析、鉴赏文章主题和写作手法远没有形成系统。感性多,理性少。所以需调动他们已有的生活积累,引导学生积极阅读,体验感知,思考领悟,提高他们品味鉴赏能力。

165、  教材分析:

166、  《孤独之旅》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说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课文展示了主人公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战胜了孤独而成熟、坚强的成长历程。作者把孤独的感受描写、渲染、烘托得淋漓尽致,其中大量的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功不可没。再有文章平淡的情节、朴实平白的语言都使文章个性鲜明。

167、  教法分析:

168、  本文篇幅较长,是自读篇目,属长文短教型。设计思路要考虑到主线清晰、重点突出。诵读法、点拨法是我教学本文的基本策略。首先,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提出问题,初步了解课文。课上预设四个教学环节:(1)了解学情环节使教学实施有针对性,并随时调整预设,以学定教,促进生成。(2)整体感知环节从梳理情节入手,突出人物心理发展历程,把握人物形象,培养学生概括能力、提炼词语能力。(3)研读赏析环节,通过学生深入文本,进行多元化赏析。遵循阅读规律,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去分析、理解课文,提高理解和鉴赏能力。(4)感悟收获环节,张中行先生曾说:“读好文章,从两方面学,一方面是内容,要透彻了解它传播了什么知识,宣扬了什么思想;另一方面是表达,也就是在写法上或语言文字上有什么可取。这后一点很重要。”这一环节实际是小结,强化所学所用的意识。教师寄语部分推荐作家作品,鼓励课外阅读,更好地解读教材,品味作品风格。

169、  教学目标:

170、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梳理要点的能力和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小说的能力。

171、  学习景物描写与人物心理刻画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并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172、  引导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173、  教学重点:把握人物形象。

174、  教学难点: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的培养。

175、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

176、  教学准备:课件

177、  教学安排:一课时

178、  教学流程:

179、  一、情景导入:用《独坐敬亭山》和《月下独酌》导入。

180、  二、了解学情:

181、  展示预习问题。把教师认为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182、  让学生自由地谈预习感受——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183、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通过预习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创设开放的学习空间。)

184、  三、整体把握

185、  从小说三要素入手。

186、  情节:(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187、  (2)按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给文章的三部分加小标题。

188、  (3)找出杜小康情绪发展变化的关键词。(恐慌、畏惧、茫然、孤独——不再恐慌——坚强)

189、  (4)围绕“孤独”一词,提炼归纳,完成板书。

190、  孤独之旅

191、  遭遇(面对)(战胜)

192、  人物形象:杜小康是的少年。

193、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依据教案《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孤独之旅》教学设计》,体裁特点整体把握文本的意识,提高学生概括、提炼能力。)

194、  环境。本文景物描写非常出色,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并分析其作用。

195、  (让学生深入文本。)

196、  四、研读赏析。

197、  (一)你还欣赏文中哪些段落、句子或词语,读一读,说说理由。

198、  (二)感受人物方法:

199、  从直接刻画人物方法上感受形象。

200、  从情节发展脉络上感受形象。

201、  从典型细节上感受形象。

202、  从间接描写上感受形象。

203、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培养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多向思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从语言角度、修辞角度、真实细腻的描写角度等方面鉴赏小说的能力。)

204、  五、感悟收获

205、  从主题上。孤独之旅就是成长之旅,坚强之旅。如果孤独不期而至,请你不要消沉,要利用它,静心思考,充实自己,让自己更加成熟!

206、  从写作借鉴上。借鉴景物描写与人物心理刻画相结合的手法。

207、  六、教师寄语

208、  杜小康承受了孤独的磨难,坚强,长大了,后来他重返校园了吗?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请课外阅读曹文轩被称为“回忆中含泪的笑”的《草房子》。

209、  (设计意图:“读书是为了明理”,学习一篇课文要让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上有所增益,能够更好地确立人生态度。由书本向现实生活的思维拓展,是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理解的途径,也是书本学习的目的。同时指导写作。)

210、  附:预设问题:

211、  (1)开头为什么不介绍杜小康家一落千丈的原因。

212、  (2)没有其它声音,天地又如此空旷,因此,这叫声既显得寂寞,又使人感到振奋。鸭子的叫声为什么既显得寂寞,又使人感到振奋?

213、  (3)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想哭”的具体含义。

214、  (4)24段、25段的景物描写与当时气氛不协调,为什么这样写?

215、  (5)本文有多处关于父亲和鸭子的描写,对杜小康的刻画有什么作用?

216、  环境描写的作用:

217、  例:(1)有关鸭群的描写。鸭群向芦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烘托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可以说鸭子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

218、  (2)有关芦荡的描写。芦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胆怯”。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就不再“恐慌”了。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芦荡见证了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

219、  (3)有关风雨的描写。芦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了成人般的勇气与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体会这样的描写对表现杜小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220、  【教学目标】

221、  理清故事情节,了解主人公成长的历程,把握课文主题。

222、  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223、  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奋进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224、  【教学重点】

225、  梳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

226、  【教学难点】

227、  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

228、  联系生活实际,深层感悟小说意味。

229、  【课前准备】

230、  了解作者。

231、  预读课文。要求:疏通大致情节,划出精彩细节和优美的句子。

232、  借助工具书掌握生字词。

233、  【课时安排】

234、  1课时。

235、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236、  有这样一个故事:佛祖问众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说:“用菩提叶去遮盖它。”“用净水瓶去盛它。”佛祖微微一笑:“把它放到大海里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滴水若不融入大海就会干涸,那么人呢?一个人如果不把自己融入社会,会怎么样呢?(学生自由答:孤独、寂寞、疯狂)今天我们就要跟随一对父子去进行一次“孤独之旅”。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二、检查预习:学生交流预习所得,教师在学生答问基础上补充

237、  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学术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面对微妙》《曹文轩文学论集》《患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电影《草房子》获第19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19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第4届童年奖以及影评人奖、第14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

238、  字词检查在早读时完成。检查预习,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复述课文主要情节及内容

239、  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学,随父背井离乡,到人迹罕至的芦荡放鸭。孤独、寂寞和恐惧迫使小康渐渐走向成熟。在一场暴风雨中小康独自一人出去寻找逃窜的鸭子,他感到自己长大了。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四、提问作者是怎样来表现社小康成长的过程的?并找出有关的语句来加以分析。

240、  (主要通过了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对事件的细小环节或对人的某一部分所作的特定的描写。它能成功塑造人物的形象反映人物的性格。)

241、  “我要上岸回家……”──幼稚、软弱、恋家

242、  “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克服想家,展望未来

243、  “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感到自己的渺小和软弱

244、  梦到母亲,哇哇大哭,“我要回家”──幼稚软弱,已经受磨练

245、  遇到暴风雨时的种种表现──镇定、勇敢、坚强、负责

246、  找到鸭子又迷路时,他哭了起来──情绪的发泄。是委屈的,激动的哭

247、  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想起母亲……长大了,坚强了──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勇敢坚强的面对现实

248、  他惊喜地发现鸭下蛋了──成长的自豪和骄傲

249、  总结:杜小康由害怕孤独到能面对孤独到勇敢战胜孤独,作者用这些细节描写的语句来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了主人公人生成长的过程。

250、  分析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五、赏析环境描写

251、  文章的成功之处是对人物的成长过程采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心理变化的轨迹,而文中环境描写也对人物形象的刻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找出有关语句并分析。

252、  鸭群──向芦苇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天地空旷,在杜小康听来这叫声显得无比寂寞;晚上鸭群“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了主人公的恐慌,鸭子们“觉得自己成了无家的漂泊者”更是主人公心理的写照。鸭子越长越大,是它们使杜小康成长。当暴风雨来临之时,杜小康勇敢地追赶鸭群,他经受住了“磨难”,“长大”“坚强”了。鸭子们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鸭子和杜小康都经历了自己的成长过程。

253、  作用:鸭子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它们与杜小康一起成长。

254、  芦苇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胆怯”。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浩浩荡荡的芦苇”,就不再“恐慌”了。恐惧只是心理的折射。

255、  作用:它们使杜小康在恐惧中成长。

256、  风雨──芦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了成人般的勇气与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

257、  作用:给杜小康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258、  总结归纳: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能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也为人物活动提供舞台。分析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六、理解“孤独之旅”含义(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深层次地理解主题)

259、  孤独之旅:杜小康在孤独之中成长的过程。

260、  “孤独”可以概括为两点:

261、  ⑴杜小康因为家道中落,不得不失学。离开同学、学校,对一个少年来说,是无比痛苦和寂寞的。失去一起长大的伙伴,也就等于失去成长道路上的朋友、依靠。不仅如此,离开小伙伴.也等于失去了充满童真童趣的生活。

262、  杜小康随父亲去放鸭,离开了村庄、人群,等于失去了人文环境。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就失去了感情、文化以及物质之间的交流,在精神上会感到痛苦,甚至是一种折磨。放鸭生活中,父子之间一种看似默契的“省略”,其实是一种空虚、贫乏生活的表现。

263、  ⑵杜小康和父亲离家去放鸭,来到“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感到一种恐惧。这样的恐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自然环境的恐惧。“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大自然的空阔与未知,对一个幼小的心灵具有强大的压迫力,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慌”让杜小康“迟迟不能入睡”;二是对前途的恐惧,去放鸭的路上,杜小康想的是: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这不仅是对放鸭而言,更代表了他对前途的迷茫和无奈。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主题。七、总结

264、  作者通过少年杜小康在困境中如何成长的故事告诉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许许多多的孤独,如何使自己成为生活的强者,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人民文学》主编肖复兴说“《草房子》,是一首诗”。作者不是诗人,却凭着他对儿童深入生命的同情和爱创造了小说的诗的世界。作者在这里把草房子作为一种美好的象征。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主题。八、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学习(作业)

265、  困难和挫折,往往是人生成长的催化剂。结合对课文主题的理解。谈谈你对此的认识。(课堂)

266、  讲述你所体验的孤独的情景和心理感受。(课后)

267、  《同步阅读感悟》的第10课。(课后)联系实际,鼓励学生做一个勇敢面对人生挫折的人。板书设计10*、孤独之旅(曹文轩)

268、  细节描写的作用: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了主人公人生成长的过程。

269、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也为人物活动提供舞台。

270、  “孤独之旅”的含义:杜小康在孤独之中成长的过程。

271、  教学目标:

272、  知识目标:

273、  学习小说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所起的重要作用。

274、  品味体会小说的语言特色。

275、  能力目标:让学生试着体会主人公心理的变化过程。

276、  教育目标:教学生学会长大、学会在平时的待人接物中体会成长。

277、  重点难点:品味小说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的重要作用。

278、  策略方法:朗读法、引导法。

279、  教学媒体:录音机、投影仪。

280、  教学过程:

281、  一、导入新课

282、  同学们,你们曾经感受过孤独吗?可以说,孤独是一根尖锐的针,常常刺痛我们脆弱的心,让我们难以忍受;孤独也是一朵鲜花,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显得更加灿烂。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孤独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体会孤独带给人的滋味。

283、  二、学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84、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可以默读,可以轻声朗读。

285、  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286、  嬉闹,掺杂,给予

287、  学生迅速摘抄自己认为需要注意的字词,并记忆下来。

288、  厚实,一落千丈,朦朦胧胧,茫然

289、  驱除,没头没脑,日甚一日,乘巧

290、  要求学生反复记忆,并可以要求学生从中选择三到四个词语说一段话,以加深对词语的印象。

291、  三、朗读课文

292、  学生默读全文。

293、  指名学生复述课文基本内容。

294、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295、  课文相当长,如果全部朗读,则费时费力,且不一定有效果。因此可以采用选择重点段落朗读的方式,既有利于学生感悟课文内容,也为后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296、  要求学生朗读如下段落:

297、  (1)刚刚出发时,杜小康想回家,而杜雍和则“不肯稍微慢下一点来”,怕自己也会像儿子一样突然地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

298、  学生齐读“小木船赶着鸭子……杜雍和这才将船慢慢停下”。

299、  (2)到达芦苇荡之后,父亲和儿子的内心感受是不相同的。杜小康“害怕”“有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而父亲也有所“慌张”,却竭力安慰自己的儿子。

300、  指名学生朗读“这才是真正的芦荡……他紧紧地挨着父亲,并且迟迟不能人睡”。

301、  (3)故事继续向前发展。随着时间的流逝,父子两人感受着特别的孤独。这部分内容明显地应和着课文标题。

302、  学生朗读“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就不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303、  要求学生在朗读的同时,注意体会人物心中的孤独感,读出那种孤独的味道。

304、  (4)在那个最恶劣的天气中,杜小康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这段内容对杜小康的成长成熟有质的飞跃的作用,要注意体会文章是如何描写杜小康的言行的。

305、  学生自由朗读“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那群鸭的羽毛上……”

306、  概括课文内容和主题。

307、  阅读文章要善于概括,迅速把握其中最主要的内容。要求学生用下面这个句式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

308、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309、  关于这个内容要注意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最终正确归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文章主题。

310、  一、品读文章,分析人物形象

311、  学生迅速默读课文中有关杜小康的段落,找出文中有关描写杜小康成长过程的细节。

312、  思考: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杜小康的心理是如何变化的?

313、  明确:出发时:茫然,恐惧——到达芦荡时:害怕,胆怯——安顿之后:感受孤独一时间一久:不再忽然地恐慌一那天雨后天晴:坚强。

314、  讨论交流:请学生按照下列句式说一段话:

315、  我认为杜小康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316、  学生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317、  思考:请你给课文换一个标题,、并比较自己所换的标题与原标题,哪一个效果更好?为什么?

318、  明确:通过这个问题,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标题“孤独之旅”

319、  的具体含义,并体会其中的妙处。

320、  五、寻读课文美点,深入鉴赏

321、  1.学生速读课文,找出文中有关景物描写的片段。

322、  学生自由朗读这些景物描写的片段,然后选取自己认为写得最好最妙的一个段落放声朗读。

323、  指明学生朗读自己所选定的段落,然后说说自己朗读它的理由。

324、  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一是所选景物描写的段落,是如何表现出一种美的,二是要注意所选景物描写的段落,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25、  六、布置作业

326、  写一篇关于本文的评论文章,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327、  课后记:教本课时,我被杜小康的内心成长给感染了,同时他也感动了学生。反观自己,突然间发觉自己还是个孩子,因而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调整。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理解文中的有些话语,因为他们的人生经历实在太苍白了。

本文[高级伪原创标题]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关闭

孤独之旅教案设计_孤独之旅教案 全球滚动

1、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更多

2023-03-24 14:05:01

今日关注:恭喜!覃海洋50米蛙泳游出超亚洲纪录成

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全国春季游泳锦标赛男子50米蛙泳预赛中,上海队选手覃海洋游出26秒63,这个成绩超过了闫子贝保持的26秒86的亚洲...更多

2023-03-24 12:23:57

howareyoufeelingtoday回答 howareyoufeelingtoday

今天来聊聊关于howareyoufeelingtoday回答,howareyoufeelingtoday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howareyoufeelingtoday回答,howareyou更多

2023-03-24 11:09:26

义乌城投19亿元私募债项目获上交所受理

观点网讯:3月23日,上交所信息披露,义乌市城市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项目已获得受理。观...更多

2023-03-24 10:20:47

基金分红什么意思?基金分红有什么意义?基金分红

基金分红什么意思?基金分红是指基金将收益的一部分以现金方式派发给基金投资人,这部分收益原来就是基金单位净值的一部分。人们平...更多

2023-03-24 10:06:50

花呗额度突然降到1000怎么回事?花呗额度降了1000

花呗额度突然降到1000怎么回事?花呗额度降了1000怎么回事?1、用户综合资质下降花呗系统会不定期的评估借款人的个人综合资质,如果发现借更多

2023-03-24 10:05:25

xd是什么意思?xd的股票涨的几率大吗?xd是利好还

xd是什么意思?当股票前面出现xd字母时,表示当日是这只股票的除息日,当天的股价会根据其所派发的股息,相应的下调股价,使投资者...更多

2023-03-24 10:01:43

香港上市公司需要什么条件才能上市?在香港上市的

香港上市公司需要什么条件才能上市?在香港上市的基本条件是什么?香港股市分为:主板和创业板,其中在主板上市需满足以下条件:1、...更多

2023-03-24 09:58:41

工商银行有什么理财产品?工商银行哪个系列理财产

工商银行有什么理财产品?一、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现金管理类代表性理财产品是灵通快线产品,代码为LT0801,首次购买金额5万元起步...更多

2023-03-24 09:57:36

保险怎么才能退全款?保险怎么能退全款?保险不想

保险怎么才能退全款?保险怎么能退全款?保险不想交了怎么退全款?犹豫期内退保:可退已交保费;回本后退保:等现金价值等于甚至大于...更多

2023-03-24 09:5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