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捐1000万元!这颗“星”以她为名

来源:荆楚网  发布时间:2023-07-10 22:22:52 

10日上午,“‘樊锦诗星’命名、樊锦诗基金设立暨从事敦煌文物事业60年座谈会”在甘肃敦煌研究院举办。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8132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樊锦诗星”。

会上,樊锦诗还向敦煌研究院捐赠1000万元设立樊锦诗基金,用于推动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弘扬事业发展以及急需人才的培养。


(资料图片)

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介绍,“381323”可解读为:38年出生的江南女子,1辈子用心守护敦煌石窟,继常书鸿,段文杰之后担任敦煌研究院第3任院长,横跨自然与人文科学2大领域,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3个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

△“樊锦诗星”绕太阳一周需5.66年,平均速度为每日141万公里。根据观测,“樊锦诗星”到地球的距离最远可达7.27亿公里,最近时只有2.24亿公里。

人们提起她时

总是亲切地称她为“敦煌的女儿”

樊锦诗是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曾获得“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人们提起她时,总是亲切地称她为“敦煌的女儿”。

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到敦煌研究院工作,至今已经整整60年。60年间,樊锦诗全身心投入敦煌文物保护事业,走遍了莫高窟的每一个洞窟,看遍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守望着莫高窟里的历史沧桑、文化纷繁。她将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管理工作当成终身事业。

1987年,莫高窟被批准列为我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申遗的申报材料全由樊锦诗手写。后来在她的推动之下,一系列保护条例和保护规划出台。

为了让敦煌石窟的文物信息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樊锦诗又带领团队建立起系统的“数字敦煌”资源库,敦煌文化与艺术真正地走出洞窟、走向世界。

在这些巨大工程一一落地时,樊锦诗已近80岁,劳累奔波半个多世纪,她为敦煌做了她所能做的一切。

密切关注北大考古学科的发展

设立樊锦诗教育基金

同时,樊锦诗密切关注北大考古学科的发展,也惦念自己的学弟、学妹们,多次以书信、演讲、寄语等形式与学生交流。

今年5月,樊锦诗来到北大,带着一千万元人民币捐款,设立樊锦诗教育基金,用以支持北大的敦煌学研究。这1000万元资金包括2019年樊锦诗获得的“吕志和奖-世界文明奖”正能量奖奖金,还有2020年获得的“何梁何利科学技术成就奖”奖金100万港币。

在此基础上,樊锦诗为了使基金本金能达到1000万元,又将她本人多年的积蓄捐出。

“做人不能只为自己打算,这份奖金应该‘取之有道’,更要‘用之有道’,一定要使所得奖金用在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事业上。”

樊锦诗曾说

“党和国家需要我们到什么地方

我们就到什么地方去”

为了兑现这个诺言

她用满头华发

换来了敦煌的“容颜永驻”

致敬!

转自:央视新闻微信综合北京大学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标签:

关闭

再捐1000万元!这颗“星”以她为名

10日上午,“‘樊锦诗星’命名、樊锦诗基金设立暨从事敦煌文物事业60年更多

2023-07-10 22:22:52

视频|祖孙三代带着锦旗专程感谢重庆公交车驾驶员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首席记者董进)“要不是你们的帮助,可能我现更多

2023-07-10 21:30:17

一场音乐颁奖礼,让华语乐坛“虚假繁荣”的现了原

最近华语乐坛很热闹,因为在澳门举办了一场TMEA音乐颁奖礼,近百位娱乐更多

2023-07-10 20:44:33

北京密云:以基础教育为主体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

“‘一体’指什么?‘一体’由谁来牵头?一体化后都带来了哪些变化……更多

2023-07-10 19:56:00

全场景智能车:智能无处不在|芯驰亮相世界人工智

这一架构由6个单元组成,首先是高性能中央计算单元,作为未来汽车的大更多

2023-07-10 19:11:21

全志科技(300458.SZ):公司MR系列芯片已广泛应用

格隆汇7月10日丨有投资者向全志科技(300458)(300458 SZ)提问,“请问本更多

2023-07-10 18:35:28

一杯香越乡龙井

香越乡龙井是一种绿茶,产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香山乡。它以其独特更多

2023-07-10 18:07:58

贵州主要城市天气预报

气象台7月10日16时发布未来72小时天气预报:贵阳: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更多

2023-07-10 17:36:21

AI商业落地:洞悉商业价值,带领未来

AI商业落地:洞悉商业价值,带领未来2023年7月8日上午,在世界人工智能更多

2023-07-10 17:03:47

年过50后,你会发现这些钱根本不用花!不是迷信,

年过50,人到中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候,你可能已经有了一更多

2023-07-10 16:2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