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桂林市纪委监委第八监督检查室、驻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组成“室组”联合检查组,在有关部门配合下直奔桂林某医院开展突击夜查,核查问题线索。
调查发现,该院存在2批次共20人次住院病人当天未在医院住院治疗的违规挂床行为,涉及违规医保金额共计6万余元。经查,该院存在夜巡查房“走过场”、医保审核不严不实等作风问题,是造成医保资金被骗取的直接原因。驻桂林市卫健委纪检监察组当即对市医保中心负责人进行谈话提醒、督促整改。目前,涉案医院已全额退回违规医保基金,并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点,加强作风建设。
去年6月,自治区纪委监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等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聚焦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养老社保、安全生产、药品安全、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生态环保等民生领域,重点整治医疗卫生领域、违规享受住房保障政策、社保基金管理、耕地“非农化”等8方面突出问题,以有力监督保障民生福祉。
(相关资料图)
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部署,紧盯重点领域靶向发力,深化运用机制创新成果分领域开展专项整治,压实推进督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十件实事”,联动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推进“打伞破网”机制化常态化,持续深入整治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抓系统、系统抓”模式,是深化运用机制创新成果分领域开展专项整治的实招硬招。此前,北海市合浦县开展涉粮专项巡察,发现购销合同已明确装卸费由中标公司支付,但该县储备粮管理公司粮食购销财务账本中仍出现大额装卸费用开支。县纪委监委深挖细查,成功斩断由县储备粮管理公司原党支部书记莫某主导、多人参与虚开发票套取装卸费用80余万元的利益链条。北海市纪检监察机关利用这起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典型案例,运用“抓系统、系统抓”进行系统施治,推动该市建立健全涉粮制度机制70项,形成靠制度管权、管粮、管人的长效机制。
据了解,全区纪检监察机关运用“抓系统、系统抓”合力推进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去年以来立案1027件,建立健全制度1077项,实现标本兼治、系统施治。
“我们深化运用近年来的监督机制创新成果,充分运用‘抓书记、书记抓’‘抓系统、系统抓’‘抓专班、专班抓’等制度机制,压实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监管责任,推动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领域一个领域治理,全面提升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实际成效。” 自治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一手纠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一手推动为群众办实事。自治区纪委监委印发关于在全区组织实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十件实事的通知,牵头组织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挑选10件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实事,推动解决群众就业难、不动产“登记难”、养老服务机构涉诈等问题,深入整治问题背后存在的腐败和不正之风,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去年底,贺州市平桂区纪委监委紧盯公租房申请、审核、分配等关键环节开展督查,发现存在异地重复享受公租房租赁补贴等问题。问题的背后,是该区住建局审核把关不严、工作作风不实。平桂区纪委监委聚焦作风不实问题约谈相关负责人,该区住建局立行立改,开展整治违规享受公租房租赁补贴专项行动,把好新申请享受公租房租赁补贴人员审核关,并通过异地函询、部门联动、入户核实等举措,确保住房保障政策落实落地。最终,发现并清退不符合公租房租赁补贴政策的住户25户。
全区纪检监察机关抓牢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十件实事”这个抓手,深化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2022年共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1531个,处分1715人,督促推动“十件实事”按时完成、全面兑现。仅自然资源部门就有效化解因申请主体缺失、土地权属来源不清等历史原因造成的不动产“登记难”问题6.7万宗,惠及群众20多万人次。
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推进“打伞破网”机制化常态化,是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重点内容。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力量贯通融合,“扫黑”“打伞”同步发力,严查涉黑涉恶案件背后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去年,全区共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78个,处分89人,移送司法机关10人,其中严肃查处了陶辉、朱中卫、袁健晖、吕开旺等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持续形成强大震慑。
广西紧盯重点领域靶向发力精准施治,以纠治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实际成效呵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2022年以来,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3278个,处分3572人,用心用情用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标签: